您好,欢迎您来到格朗瑞生物科技公司网站!
[登录]
[注册]
  • Content

行业新闻

《产业技术情报》第12期发布会在京召开

7月29日,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办的《产业技术情报》第12期发布会在京召开。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是“科技创新与创业早期项目信息服务平台”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挥科技情报“跟踪前沿科技,支持决策参考”的重要作用,促进个人对科技信息的了解,提升团体或企业创新的能力。一年来,平台共举办了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共11期,受到科研、创业、企业和媒体等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本期发布会主要围绕着“低聚糖医药应用”和“大规模基因测序与个性化医疗”两大主题展开,来自学界和企业的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活动。

低聚糖又称寡糖或寡聚糖。作为一种高效益生元物质,它具有调节肠道、促进矿物质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特征。目前,在食品和保健品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向化工,药品,能源等非食品工业发展。

在医药领域,低聚糖可起到修复肠道内微生物环境,激活免疫系统等作用,进而可以用于皮肤、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肿瘤等疾病的药物治疗。

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郭文姣介绍,低聚糖医药应用最早出现于1966年,我国低聚糖研究肇始于于上世纪90年代。自1966年以来,该领域专利技术大体经历了起始、成长和快速发展三个发展阶段。

2001年以来,该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专利总量达到4705件,年均336件。数据显示,德、法、英三国专利数量在该阶段增长较为平稳,远落后于美国及新兴技术国家。而中国,韩国,加拿大在此阶段成长较快,其中,中国专利总量仅次于美国,超越日本成为该领域的又一专利大国。

在低聚糖医药应用专利国家及地区分布上,中国与美国内外兼顾的特征的有所不同,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专利申请率仅为7%,PCT专利和欧洲专利数量分别人69件和46件,在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有少量专利布局,未来还存在较大的突破空间。

郭文姣指出,低聚糖医药应用以含有机成分的医药配置品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以特殊物理形式为特征,和以非有效成分为特征的医药配置品专利数量较多。除以上三项外,含有抗原或抗体、化妆品、含肽、含有来自藻类、苔藓、真菌或植物或其派生物等得医药配制品专利数量较多且近年来发展较快。

据介绍,在重点机构专利数量分布方面,低聚糖医药应用重点机构专利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市场。

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机构分别为法国欧莱雅集团、美国保洁公司、瑞士诺华制药公司等。中国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专利主要集中在2006年,近三年专利申请较少,而美国雅培药厂、瑞士罗氏格利卡特公司、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近三年专利占比较高,表明这些机构是近年来专利申请的活跃者。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糖生物工程课题组组长杜昱光研究员进行了专业点评并于现场嘉宾进行了互动。

此次发布会的另一主题是“大规模基因测序与个性化医疗”,来自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的陈芳为该技术发展与现状进行了解读。

“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已经拉开序幕,国内相关企业将基因测序的服务应用于产前筛查、肿瘤预测、遗传疾病预测、个性化医疗等众多领域。”陈芳介绍说,在我国目前的基因测序市场中,仅产前基因检测市场就能达到七百亿元人民币。

资料显示,国际上大规模基因测序的技术研发,最早的专利申请可溯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但主要依据仍是Sanger的测序理论,并且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在酝酿。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关于基因测序技术的专利申请开始快速增长,并在2001年前后达到异常明显的峰值。

“中国的情况与国际有所不同。”据陈芳介绍,首先中国在起始年代上远远落后于国际的专利技术的申请。2000年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关于基因测序的专利申请。在2001年前后,随着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的完成,开始有相关专利的申请。

2008年后,中国的相关专利开始快速增长,是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初具规模,逐渐形成强大的研发实力。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的专利申请有超过国外申请的趋势。

在大规模基因测序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上,通过对该领域的国际论文进行国家地区分析,从国家分布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技术来源最多的是美国,占到了60%,远超其他国家,是该领域的强大的技术产出国家。在总数上,除美国之外,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加拿大、欧盟、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和法国。“中国占有11%左右的比例,主要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形成的。”陈芳说。

此外,从大规模基因测序研究领域的机构分布来看,在前20位机构中,美国共有15家机构,法国有2家,中国、德国、冰岛分别有1家。从机构的分布中可以看出,美国具有明显优势,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基因泰克公司、加州大学、华大基因、美国HYSEQ公司、美国ZYMOGENETICS公司。“中国的华大基因后来居上,目前位居第三位。”陈芳说。

在国内基因测序行业,除华大基因外,其他的前五位机构分别是广州益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等。

陈芳表示,在专利数量排名的前二十个机构中,依然以研究院所和大学所占比例最大,公司企业所占比例较小。

本期专家:

杜昱光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糖生物工程课题组组长。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同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微生物课题组,从事微生物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1990年获微生物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8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1805组)组长。其间曾赴加拿大、美国、挪威、南韩等国举行学术交流,2000—2001年获香港裘搓基金会资助在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及中药所作高访。现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学会甲壳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复合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糖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饲料添加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兼职教授,教育部西北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千百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国家“十一五”“863”海洋技术领域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十一五”农林生物质专项支撑项目专家组成员。 2013年7月以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杰出人才”引进调入本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材料工程团队组建糖生物工程课题组。

已主持及参加的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重点和重要方向性项目、农业部“948”、国家烟草专卖局等四十余项科研项目。并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海洋“863”重点项目“新型海洋生物制品”项目首席、中科院重点方向性项目“菊芋生物炼制”项目首席。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30余篇;撰写中英文论著5本;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授权30余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人,合作博士后7名。2000年获大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全国大北农科技成果奖(个人奖);2001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度大连市优秀发明家称号;2005年获大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

陈禹保

博士,留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Department of Zoology, the University of Melborune)。目前主持构建以生物医学数据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数据整体方案解决平台;在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平台上进行了多个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负责国家“863”项目《原发性高血压病与增殖抑制基因(HSG)相关性的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2008AA02Z441)的基因测序与数据分析;联合安贞医院成功申报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拥有多项生物医学相关专利。

 

阅读:  2015-07-30 08:47:07